股民之家
美国心理学南希·麦克威廉斯,经过大量调研发现:
“在所有关系中,最有毒的关系对象,是那种偏执型人格。”
这类人十分挑剔,又认死理,经常是谁也劝不动说不听。
尤其是一个家庭中,但凡有这么一个人,日子就不好过。
大家会为了一点小事来回较劲,直到耗光所有的力气与感情。
这样的家内耗严重,力量分散,经不住一点事,也扛不住风吹雨打。
拖垮一个家庭的,往往不是贫穷,而是有人太固执。
一味较劲,
较到最后感情淡了
作家几更雨,讲过自家瓷砖店的往事。
那是十年前,他父母开了一家瓷砖店。
按理说,当时装修建材市场很火,他们应该大赚一笔。
然而结果却是,一家人白白错过商机,很快就惨淡收场。
但这怪不得旁人,全因他父母从开店起就没好好说过一句话。
不是较劲谁对谁错,就是互相指责埋怨,反正谁也不服谁。
一次父亲想给一个熟人打折,希望他多带朋友光顾,母亲坚决反对,还阴阳怪气指责父亲:就你喜欢做好人。
还有一次,母亲不小心把瓷砖的类型记错了,父亲不想着补救,反而在一旁幸灾乐祸。
不把心思放在买卖上,就想着怎么打压对方,谁来说和也不听,一个比一个犟。
结果呢,架越吵越凶,生意越做越赔钱。
同在一个屋檐下,较着劲地折腾,到最后感情淡了,福气也没了。
作家刘震云有句话说得好:
人要一赌上气,就忘记了事情的初衷,只想着能气着别人,忘记也耽误了自己。 生活中,很多人都喜欢赌这一口气,不管跟谁相处,总想争个高低对错。
尤其面对朝夕相处的家人,他们更是一步不让,绝不妥协,那股劲儿八匹马都拉不回来。
家是讲情讲爱的地方,断不可一味讲理。
更何况,家长里短,油盐酱醋的琐事,也没必要较真。
多点包容理解,少点针锋相对,一家人才能和和气气地把日子过下去。
死要面子,
要着要着里子就丢了
法国哲学家蒙田有句话:一个人能和家人和睦相处,这是人生的重大成就。
家庭美满,家人幸福,是一个人最大的体面。
只可惜,生活中很多人本末倒置,把日子过反了。
只关注在外面的形象,不惜打肿脸充胖子,甘愿牺牲家人利益,也要顾全自己的颜面。
更可悲的是,这类死要面子令家人活受罪的人,往往还固执得很,撞了南墙也不回头。
我老家有个表叔,就是这样的典型。
他年轻时做买卖股民之家,攒了不少钱,人前人后很是风光。
但这几年,他投资决策上连连失误,家底被折腾个精光。
但为了充门面,表叔就故意摆阔,时常请客喝酒,还往外借钱。
前阵子,有朋友来还钱,表舅为了维护“不差钱”的人设,愣是给拒绝了。
从外面看,他的确是讲义气,出手阔,但他家里到底什么情况呢?
他妻子因为风湿病瘫痪在床,亟需药物缓解疼痛;两个孩子因为家里穷吃不好穿不暖。
如果表舅能放下面子,把钱要回来,或是不再装阔,一家人的日子都会好很多。
这些事不是没人劝过他,但表舅仍是一意孤行,害的全家老小跟着受罪。
我们常说,面子是给人看的,日子才是自己的。
人越是死要面子,越会丢了生活的里子,为整个家庭带来不幸。
别忘了,家才是每个人的归宿,家人才是最值得善待呵护的。
真正活通透的人,都懂得把心意往回收,为家人撑起遮雨的屋檐。
油盐不进,
过到最后家也散了
哥伦比亚作家玛格丽塔•帕索斯,曾患有严重的焦虑症。
她总是杞人忧天,忧心忡忡,搞得一家人都精神紧绷。
姐姐不止一次劝她放宽心,父母也建议她看看心理医生。
但无论别人怎么说,玛格丽塔认定自己的焦虑完全有必要。
如此固执己见,导致她得不到任何外界的援手,病情愈发严重。
尤其是结婚后,工作压力,家务琐事,像一座座大山压得她喘不过气。
她一会担心丢工作,一会害怕自己猝死,一会又猜测丈夫出意外。
她自己心浮气躁,心情郁闷,也不免把负面情绪传递给家人。
很长一段时间,她和丈夫频频吵架,也时常与孩子闹矛盾,家里无任何幸福可言。
眼见这个家就要散了,丈夫主动找她谈心,推心置腹地劝她正视自己的问题。
他推荐玛格丽塔看一本叫《面对自己》的书,并鼓励她找专业人士聊聊。
万幸的是,这一次玛格丽塔听了进去,随后便开启了自我疗愈的过程。
神奇的是,当她不再固执,愿意改变,短短一年后,焦虑症就缓解了不少。
一期TED演讲中,她说:
每一段关系都始于你和自己的关系,你愿意改变,你的处境才会改变。
尤其是与家人相处,要是油盐不进,就会导致沟通成本巨大,引发无数纷争。
别再执拗地做自己,多听听家人的建议,多在磨合中互相体谅。
你愿意往前走一步,才能离家人近一步。
我们常说,毁掉一个家的,不是贫穷,而是固执。
家庭中那些根深蒂固的矛盾,根源都在家人间无法沟通。
家里只要出现一个犟种,家就成为一点就炸的火药桶。
从不认输,
赢到最后幸福没了
在之前央视热播的《六姊妹》中,有这样一个桥段。
一家六姊妹中,老三何家艺,性子执拗,争强好胜,总想把别人比下去。
但她威望不及大姐,运气不及二姐,说话做事也不如几个妹妹讨人喜欢。
眼看大姐二姐找到了好婆家,她也想找个称心如意的男朋友。
但不巧的是,家里介绍的相亲对象,她一个也瞧不上。
还责怪大家:“净找些歪瓜裂枣给我,我在你们眼里就那么差?”
于是她一赌气,和打小认识的穷小子欧阳宝私订终身。
家人怕她将来吃苦,打也打了,骂也骂了,可就是管不了。
后来,何家艺彻底和家里闹翻,和穷小子领了证。
她看上去是赢了,却害得母亲天天掉眼泪,也伤透了姐们的心。
作家燕七说:“家里最可怕的,是有个总想赢的人。”
不管什么事,他们总想着和家人比个高下,看看到底谁更有能耐。
他们迷失在胜负欲中,完全不顾家人的感受,也很难做到换位体谅。
而真正爱惜家庭的人,从不与亲人对抗,也从不会为了所谓的“赢”伤了情分。
恰如心理学家荣格所言:
当爱支配一切时,权力就不存在了,当权力主宰一切时,爱就会消失。
家不是讲究输赢的格斗场,不需要拼个你死我活。
千万别靠着一股倔劲,赢了一时,输了一世。
《为什么我们想回家,但又不愿久留?》中说:
几乎所有的家庭不幸,都源于两种不健康的互动模式。
一个是“依赖共生”,一个是“互相纠缠”。
如果家里有个固执霸道又难以摆脱的人,那这个家注定争吵不断。
一起做事,有商有量,碰上问题,都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,这样的家才是温馨的港湾。
世界和我爱着你。
作者:瑾山月
来源:帆书樊登讲书(ID:readingclub_btfx)
图片:图虫创意、Unsplash、网络
文章来源于帆书 原樊登读书(ID:readingclub_btfx),上帆书,听懂好书!
固执就像一个无形的“枷锁”,束缚着家庭的发展,侵蚀着家庭的幸福。
如果你也总是无法与家人顺利沟通、互相理解,常常在家庭关系中感到压抑和痛苦,渴望改变却找不到正确的方法,不妨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。
在心理咨询中,咨询师会给予你温柔坚定的陪伴,耐心地聆听你的痛苦,从专业的角度为你分析问题的症结,助你调整思维认知。通过心理咨询,你可以改善沟通模式,建立健康的边界意识,走出原生家庭的桎梏。
为了鼓励更多人体验心理咨询,壹心理推出了半价咨询优惠活动。原价¥400~1000的心理咨询,首次下单低至¥200/次!
↓点击下方海报,立即预约↓
汇盈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